盐碱地上产出虾,这样的村子你见过吗?
10月2日起,山西广播电视台、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制作的系列纪录片《青山踏遍》第一季登陆山西卫视,同时,山西广播电视台新媒体矩阵同步推出完整视频。
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,纪录片《青山踏遍》展现山西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生动实践,讲述人与土地紧密相依的山西故事。让我们一起聆听新时代农民的质朴心声,触摸这片热土上乡村振兴的强劲脉搏。
本集内容简介
土能生万物,农民最能咂摸出这句话的滋味。
但是,如果你遇到的是上千年的盐碱地,那么,你尝到的大概只有苦涩的味道。
东开张村的土地,70%是轻度、中度盐碱地;西开张村有2000亩重度盐碱地,过去的颗粒无收让他们不知该怎么面对这片土地。
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种玉米、种棉花,都以失败告终,微薄的收入甚至无法负担孩子们的学费。
离开还是守望,人类在与环境的抗争中,常常要面对这样的抉择。
祖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开张人,与盐碱地的抗争从来没有停止。治理土地,像别的地方那样播种、收获,让故土变成沃土,对他们来说,是心动,更是行动。
挖排碱壕,种苹果树,最终还是失败了。拔了树苗后,村民们难掩伤心。
既然无法改变盐碱地的土质,那就努力找到适合盐碱地的作物,开张咬紧牙关,重打锣鼓再开张。
根据土壤分析结果,这片土地可以尝试栽种枣树,村民们从未放弃尝试,从灰枣到赞皇枣、枣脆王、子弹头,产量低、口感差,直到种上了梨枣苗。
梨枣、冬枣,最终为东开张村民带来了收获的喜悦。收成好,口感好,价格高,村民们的钱包越来越鼓。
想化腐朽为神奇,就注定了这是一场扛起旧伤、艰难跋涉的漫长旅程。
因地制宜、分类施策,是开张在开发利用盐碱地中锚定的目标,只要每迈进一步,就能离成功更近。
“还能搏一下。
盐碱地上能不能养虾?
村民们化验了水质,说干就干吧!
反复调试水质,投放一批又一批虾苗,
在失败十六、七次后,
虾苗终于活了!”
开张村找到了最适合在这片盐碱地上培养的招财小精灵——大棚养殖的南美白对虾,开张村村民终于从苦涩中尝到了甜蜜的味道。
村民张卫星:
“现在咱们的土地特别金贵,说实话,原来是觉得废地,咱们现在是金宝土地。”
中国有15亿亩盐碱地,像开张村这样,几代人在盐碱地上拼搏奋斗的故事 ,如今依然在中国大地上演......
在司徒村,每个村民都是演员,共同打造出亿元村奇迹!